醫師的選擇:出走、發聲或忠誠?(廖偉翔)

攝影:Chieh

醫師的選擇:出走、發聲或忠誠?
(廖偉翔)

台大外科醫師洪浩雲,取得外科專科醫師執照,即將升任主治醫師,卻選擇投入醫學美容;看似平步青雲的人生,卻做出跌破眾人眼鏡的決定。這可以歸咎於醫療環境不佳、健保制度不完善、醫療糾紛上升、醫病關係惡化等客觀因素,但吾人也必須思考:個人作出決定背後的因素何在?

美國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家Albert O. Hirschman在1970年出版了一本意義深遠的書,名為《Exit, Voice, and Loyalty》(《出走、發聲與忠誠》),或許為這個問題提供了思考的方向。當任何一個組織、企業、黨派或國家的競爭力逐漸衰退時,身處其中的成員有 「出走」、「發聲」這兩種回應方式。出走代表的是對組織不滿,向外尋求生存發展的空間;發聲代表的是抗議(也就是嗆聲),試圖對組織產生改革的壓力,迫使組織再造或革新。至於「忠誠」,則是影響個人心中成本-效益衡量的因素(例如愛國主義、品牌忠誠等等),將決定個人要偏向出走或是發聲的某一方

將Hirschman的思考框架應用到當前的醫師出走潮,不難發覺,醫療院所無法提供足夠的保障或福利(薪水太低、工時太長、業務太重、醫院評鑑事項繁雜、醫療風險太高…)時,醫師選擇出走是合情合理的選擇。留下來的醫師,多半選擇發聲(上街遊行、投書媒體、網路串聯…),希望能改善日漸惡化的醫療環境。

然而當前檯面上的主事者,似乎對這些發聲的舉動不聞不問,試圖以「醫師要有醫德」或「救人是醫師的天職」等大帽子扣到醫師的身上。看似有理卻空洞、沒有任何具體措施的說詞,真的能增加醫師的「忠誠」,減少出走嗎?更有甚者,似是而非的政策(例如:衛署提議制訂定型化契約,卻不願將醫師納入勞基法保障的範圍),是否反而讓醫師放棄了發聲,直接以沉默的出走來回應?目前的情況看來,醫師對組織的忠誠非但沒有增加,反而是大幅的減少了。

一位台大外科醫師的出走,早已不是第一人;只要當前諸多醫療環境的客觀條件不改善,也就不會是最後一人。儘管衛生署或醫院的高層決策者使用再多的言詞安撫與威嚇,也無法改變個人出走的決定與思考模式。而個人決定的累積,即是群體的趨勢。當前所謂五大科(內、外、婦產、小兒、急診)皆空,就是如此造成的。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