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界真正需要的是社會科學(廖偉翔)




 圖:Chieh

醫界真正需要的是社會科學
廖偉翔

拜讀劉競明醫師大作《台大與榮總院長應建立執業典範》,文中提及諸多深刻對於醫界的反省,也提出醫療改革的真知灼見。然而劉醫師的觀點仍多屬於「醫界人內部自省」的範疇。當前的醫療崩壞,已經不再是醫者能夠自救的時代,只強調醫學人文是沒有多大用處的,更需要其他專業的幫忙──尤其是社會科學。

若帶著社會學的視野觀照醫療場域,我們發現在台灣,醫學的知識霸權常鋪天蓋地的延伸到其他領域:從醫院院長到衛生署長,不是醫師背景出身的人幾乎是少之又少。猶記得數年前陳建仁院士以公衛學者之姿擔任衛生署長,招致某些醫界人士大肆批評。

但不會看病不代表不會作決策,會看病也不代表適合做官;此類事情層出不窮,陳建仁署長的事件只是例子之一。前述所提的是基本的邏輯問題,但似乎不太有人把「醫者批評公衛學者」這件事情提出來討論過,這又是為什麼呢?

尊重專業才能永續

如果醫界人士對審議民主有概念,將有機會能破除知識霸權的迷思,在討論的過程中得以尊重彼此的看法。社會學的特點之一,是讓我們得以「同情地理解」卻同時能「深刻地批判」;這才是當前醫界最欠缺的特質!而不是醫學人文強調的「視病猶親」,或是許多醫師簽到充數就算的「倫理學分」。

再舉一例。為人所皆知的是,醫療的各個面向──無論預算、政策或是人事,甚至近來甚囂塵上的健保改革通過與否,牽涉到的皆是政治。但是身為個人的我們該如何思考?要如何進一步行動並加以改變?還是只能感到無奈、憤怒,或是認為政治骯髒?

如果學過政治學,我們能了解政治絕對不只是「治理眾人之事」那麼簡單,而能夠用「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」予以理解。為什麼某種價值當道,又為什麼某種意識形態能夠勝出?勝者的背後又有什麼結構性的差異?
若不試圖了解這些差異,或者一味認定「政治不是我個人能處理的」,改變現狀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。當前醫界新血選擇沉默出走,五大皆空的現象,除工作環境條件不佳,對於「醫學政治」的冷漠也是原因之一。

對醫界而言,社會科學能夠提供的不同視野,除前述社會學與政治學,如經濟學(醫療經濟學)、人類學(醫療人類學)、法學(醫療法學)、倫理學(不是簽到充數的那種「醫學倫理學」)等等,都有值得借鏡之處。

然而改變的關鍵,最重要的是醫界能否實質地認同其他專業。劉競明醫師的結語,「健保醫療要能永續經營,須看未來醫師(醫學生)教育表現,吾人應好自為之」,我認為應該要擴展如下:「台灣醫療要能永續經營並且持續進步,須靠當今醫師和未來醫師(醫學生)加上各種不同專業領域的幫助,吾人應放下成見,好自為之。」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