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正視醫療商品化的挑戰(廖偉翔)

曾聽過一則笑話:「幾位朋友經常相約到醫院就診拿藥,某天有一位沒 到,其他人問:『老王怎麼沒來?』他的鄰居老陳答道:『他今天身體不舒服,沒來!』」這簡短的笑話,除了點出當前「逛醫院」的普遍情形,更讓我們對公共衛 生體系及醫療行為的本質有更深入的思考。依筆者和數位醫界前輩、師長的討論與觀察,可歸納出兩個原因:「健康識能」未受重視、「醫療商品化」日漸嚴重。

在台灣,由於普遍民眾對於健康的了解不足或有所誤解,因而把醫療過程簡化為醫療從業人員的責任、可透過金錢購買的「商品」,使求醫成為消費行為,醫病關係隨之變質,「醫者」的意涵更被異化成「執行醫療業務者」。
 
身處劇烈變動中的醫療從業人員,成為眾多投訴的代罪羔羊,有苦難言。雖在資本主義社會中,醫療商品化似是難以抵擋的潮流,但我們並非束手無策,還是有開展新局的可能。

 

培養健康識能教育

綜觀近年來公共衛生學的發展,已由政策層面擴展至如何增進個人對於健康的理解。「健康識能」(health literacy)即是相當具代表性的指標,也是未來台灣能有所借鏡的選項之一。

健康識能是「個人獲取、處理以及理解基本健康資訊和服務的能力,並以其運用於自身的健康決策上。」也就是說每個人對其自身的健康有責任,除了被動聽取醫師的建議,也要試圖了解如何保持健康、正確地使用醫療服務,避免醫療資源濫用,讓維持健康由被動轉化為主動的責任。


以美國為例,包括美國疾病管制局(CDC)等政府單位皆把健康識能列入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,更有研究指出健康識能較低的病患的死亡機率較高。在在顯示健康識能的重要性正與日俱增。


由上述概念出發,衛生主管機關在設法改革當前醫療體制的眾多缺失之外,也必須回應這個不可、也不應避免的命題:「在醫療商品化的結構下,醫療從業人員應如何安身立命?」


主事者應投注心力與經費在健康識能營造與增進,將健康識能涵蓋於基礎教育的範圍內;也要試圖在醫療從業人員的專業社群內建立與民眾溝通的橋梁,透過民主對話的過程消弭歧見,使醫療行為的意義和內涵得以擺脫「商品化」的單薄想像。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