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總統,汝咁有聽見基層醫院欸心聲(公醫時代)


       去年底,南投縣醫師公會群起號召,要求健保署改革對基層醫療院所的給付,否則醞釀今年六月退出全民健保體系,其訴求先後獲得全國醫師會聯合會、彰化縣醫師公會響應,主要訴求為:加重醫學中心部分負擔、取消健保署對醫學中心DRG給付的加成、取消浮動點數,以及落實分級醫療。

定位不明的基層醫院

       地區醫院和基層診所在現今體制下的確遭遇不少困境。在市場化和零轉診的制度下,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一手緊握住院和門診兩大收入,在民國100年,兩者的健保門診申報點數已雙雙超越住院申報點數,反倒成了「門診為主、住院為輔」的怪現象,(註一)地區醫院和基層診所的門診申報費用比例則逐年下降,在102年,基層診所僅佔43%。在健保機構家數上,也唯有地區醫院數量持續減少、十年內從437家掉到370家,整整15%。當中,有的發展成特殊專科醫院而能屹立不搖,但更多的是轉型成診所、發展成醫學中心、或者面臨被併吞成分院或倒閉的命運。

       究其因,現今體系中基層醫院定位不明實是重要關鍵。對於醫院的想像,綜合各科又有好品質的大醫院往往是民眾心之所向,成立醫學中心,也常是非都會區地方首長的選舉支票。而多數基層醫院對主治醫師採取低底薪、高分紅制度,也常需面臨夜間值班的負荷,使得醫療人員召募更形困難,加以制度給付下醫院入不敷出、民眾不經轉診就能自由往大醫院就醫,在在是不利因素。

基層醫院好、「偏鄉醫療」就會足夠嗎?

    這次記者會,我們看到的是社區醫院與診所代表同台、訴求健保財政資源應重分配、減少醫學中心比例,並且隱含「基層醫院診所倒,偏鄉醫療沒人救」的想法,然而這樣的論述大有問題。在不分公私立醫院皆自負盈虧的醫療服務體系中,收益依舊是醫院極大的壓力(或動力),我們可看到醫學中心與醫療資源越來越在都會區集中,偏鄉的急重症資源卻越形減少,地區醫院是在這套「自由市場化、商品化」遊戲中的輸家,但即使讓現存的地區醫院給付提高、可以生存,也不見得能適切回應非都會區的民眾需求。例如在恆春,旅遊醫院、南門醫院、恆春基督教醫院三足鼎立,在競爭關係下,各項人力資源本已捉襟見肘卻又互有挖角情事、缺乏整合,造成「三個和尚沒水喝」的窘境。
      
偏鄉醫療/地區醫院的出路:兩個方向

       回到地區醫院的困境上,我認為南投縣醫師公會的訴求有其合理性,然而不應該只有「更多給付」的單方面要求,地區醫院必須建立自己在醫療體系中的定位。在快速老化的台灣,越來越多多重疾病、失能的長輩需要的不是專科化醫療,而是連續性和整合性的醫療照護。要維持醫療的連續性、以及解決醫學中心急診擁塞的狀況,十分需要地區醫院作為基層診所的第一線後盾,並建立與診所─地區/區域醫院─醫學中心的合作系統,當中扮演重要的樞紐角色。若資源不足以維持基本的急重症服務,兩三間地區醫院的橫向連結、互相支援也應是可行之道。第二,醫療人員勞動薪資條件的改善是關鍵議題,保障合理的工時和薪資、給予適當的訓練和升遷管道,才能留住更多的醫療人員。最後,全民健康保險法第44條載明:為促進預防醫學、落實轉診制度……應採論人計酬為實施原則。在吶喊分級轉診醫療的口號時,基層醫師更應參與更多論人計酬的制度改革與計畫擬定,才能真正實踐轉診制度。

       另一方面,我們該思考的,還是在現今商品化的醫療體系中,我們該如何保障偏鄉住民有基本足夠的醫療服務。以往喊出的口號,是有錢賺的地方交由市場競爭、沒錢賺的由政府做殘補式的資源提供善後,然而目前公立醫院也面臨自負盈虧的壓力、行為跟私立醫院差距甚微。我們需要一個更公共化的醫療體系,從全台灣的角度重新思考醫療資源的配置,在需要的偏鄉建立醫療院所、並且做醫療次區域的整體資源規劃,才能降低城鄉資源的不均等,以及其他商品化體系的醫療問題。

圖片來源:Cheng Yu Lan@flickr

熱門文章